分泌物,也就是俗稱的白帶,是很多女性的困擾,經常讓褲子濕濕的,上班又不能一直換內褲,一直用護墊又怕滋生細菌,真的是很麻煩的存在。

但其實白帶有保持私密處健康的強大功能!因為白帶有助於陰道保持濕潤且維持正常的酸鹼值。

而隨著年齡增加體內雌激素減少,更年期婦女如果私密處漸漸乾燥,醫生會開立含有雌激素的藥膏,以減緩乾燥發癢的症狀。

那如果補充「大豆異黃酮」等植物性類雌激素會讓分泌物變多嗎?

 

圖片來源:canva

 

 

要先知道,私密處分泌物是什麼?

女性生殖器官的分泌物包含有黏液、還有一些脫落的上皮細胞等等。

在正常的生理狀況下,私密處分泌物為乳白到透明無色,接觸到空氣可能會變成黃色,並且無臭,不會搔癢,以上情況皆不需要特別治療。

在生理週期中有三個私密處分泌物最多的時間點:排卵經期前後、性交前後

私密處分泌物會由以下部位產生,在分泌物量多的時間點可能會不只一個部位產生分泌物:
1.陰道
在一般時間點常態分泌,陰道會分泌酸性白色黏液,由陰道乳酸桿菌負責產生乳酸以維持酸性,其酸性溫和、無侵蝕性、但仍有足夠殺菌力,還可隨生理需求由不同類型的乳酸桿菌中做微調。

2.陰道前庭(巴氏腺)
巴氏腺在「性交前後」分泌,巴氏腺分泌的黏液主要是在預備性交,使陰道潤滑,可幫助精卵結合且避免性交疼痛。

3.子宮頸
子宮頸口腺體在「排卵時期」會受「雌激素」的影響而分泌,而且其所排出的黏液量是最多的
排卵時是雌激素在體內含量最高的時候,會促進子宮頸口腺體分泌,讓白帶的量及黏稠度增加,有助精子通過。

4.子宮內膜
少部份分泌物由子宮內膜所分泌,在「月經前後」會分泌透明的黏液。

 

喝大豆異黃酮會讓分泌物變多?

答案是可能會,但取決於體內的「雌激素濃度」和「飲用大豆異黃酮的量」。

陰道的表面為會產生黏液的上皮組織,此種上皮組織對於雌激素很敏感,因此,雌激素會促進分泌物量增多

「大豆異黃酮」為一種植物性類雌激素,因為結構和雌激素長相類似可以依據體內雌激素得含量,雙向調節體內雌激素的含量。

若體內女性荷爾蒙濃度低,可當作雌激素促進劑,能和雌激素有類似的作用,能刺激雌激素受體,增強雌激素濃度。

也可當作雌激素抑制劑,若體內女性荷爾含量偏高,則會以競爭的方式,佔據雌激素受體的位置,雌激素便不能與受體結合發揮作用,使賀爾蒙的分泌減少,降低雌激素濃度。

有研究表示在服用高含量大豆異黃酮的黃豆飲食後,會使陰道上皮的黏液分泌,會讓更年期因為雌激素減少而造成的私密處乾燥而有所改善。

如果是在一般女性飲用大豆異黃酮,如果體內雌激素含量較低且飲用高含量的大豆異黃酮,才有機會感受到分泌物的增加。

 

減少白帶的平時保養有哪些?

1. 減少吃冰的、甜的 

如果平時太常吃甜食,導致血糖偏高容易造成在陰道中的大量繁殖,而增加陰道感染或是分泌物偏多的風險。

另外,若是吃太多生冷食物,也會讓脾腎代謝功能變差,造成過多水分留在身體,無法正常代謝。

2. 穿棉質透氣的衣物

盡量穿棉質透氣的內褲和褲子,且避免長時間穿著緊身彈性襪,因為讓私密處於悶熱、不透氣狀態,成為細菌溫床,容易引發感染。

3. 養成正確的私密處清潔習慣

如廁後由前至後擦拭,有助於避免肛門口附近的細菌入侵陰道、尿道。

不用洗劑做陰道灌洗,陰道周遭環境的酸鹼平衡被破壞,降低私密處感染的發生風險。

4. 保持充足休息及運動習慣

為預防正常身體機能及免疫系統狀態最基本的保養秘訣,身體抵抗力良好的狀態較可以抵禦陰道壞菌的增生,預防私密處感染。

5. 適量益生菌的補充

陰道的酸性狀態是由陰道乳酸菌維持的,因此平時多食用乳酸菌,可以幫助維持陰道菌叢的平衡,以達陰道健康。

 

看完本篇後,您可以參考藥師的3個小建議

1. 如果覺得自己分泌物特別多的女孩們,可以注意自己是否正在經歷三個私密處分泌物最多的時間點,排卵、經期前後、性交前後!

2. 如果您感受到因為飲用植物性類雌激素而分泌物變多,可能體內雌激素含量較低且飲用高含量的大豆異黃酮喔!

3. 如果您正在經歷分泌物偏多的困擾,建議可以先從上面五種生活和飲食型態的調整開始!

 

👉 漢方雌激素補充 重塑青春光澤感 💖

 

資料來源

1. Chiechi, L. M., Putignano, G., Guerra, V., Schiavelli, M. P., Cisternino, A. M., & Carriero, C. (2003). The effect of a soy rich diet on the vaginal epithelium in postmenopause: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trial. Maturitas, 45(4), 241–246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s0378-5122(03)00080-x

2. Pilsakova, L., Riecanský, I., & Jagla, F. (2010). The physiological actions of isoflavone phytoestrogens. Physiological Research, 59(5), 651.

 

 

 

感謝大家的閱讀!不知道這篇文章有沒有幫大家解惑呢?

以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,實際用藥或保健建議會因個人情況作出調整,如有以上症狀需求,請洽各大醫療院所